99健康网 > 健康资讯 > 正文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2025-03-10来源:

导语
听力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增长,听力损失成为不少成年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  很多老年人会忽视他们的听力问题,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即使被诊断出听力损失,也不会立即寻求治疗。[1]

  •  自身认识是影响听力健康的一个因素,三分之二的成人因认知不足而没有对听力损失进行及时有效干预。[1]

  为纪念2025年国际爱耳日,全球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领 导者科利耳发布《健康听力,健康人生》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包括亚太地区四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的4,000多名25岁及以上成人。

  听力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增长,听力损失成为不少成年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听力损失。本次的调查报告将增加人们对成人听力损失的相关认知。

  对于听力损失干预方式的误解可能会阻碍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尽管89%的成人表示他们知道听力损失有解决方案,但只有一半的人认为治疗会有效果,[1]中国持这种观点的人有42%。[1]然而,在接受治疗的听力损失患者中,有近九成人表示治疗后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1]

  此外调查还发现了一些关于对治疗方案的明显误区。超过四分之一的成人认为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工作原理相同。[1]在中国,这种误解更为严重,有四成的人持有该看法。[1]

  人工耳蜗专注于提高声音的清晰度[2-7],是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有效干预手段,而助听器是让声音变得更响亮(也包括噪声)。[2]当助听器已不能充分满足听力需求,需要尽早通过人工耳蜗有效干预的方式来帮助您获得更好的聆听效果。如果您已经出现难以跟上对话或要求他人重复所讲的话、接听电话困难、大声说话以及在嘈杂的环境(如餐厅)中出现沟通问题、将电视或收音机调高到会打扰他人的音量、无法听到高音以及耳鸣等症状,建议不要拖延,应尽快就医及时进行听力检测并寻求医疗专业医生的建议。

  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能更早进行听力损失治疗

  在四国调研中,超过一半的人都知道从65岁开始,成人应每1-3年检查一次听力。[1]中国65%的成人对此更加确定。[1]但令人诧异的是,在55岁以上的成人中,只有56%在过去1-2年内实际进行过听力检查。[1]

  对于已经使用助听设备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干预的人来说,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提升。86%的人表示听力有了很大改善,生活也因此更加不同。[1]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初如果能更早寻求治疗会更好。[1]超过一半的中国听力损失患者强烈希望他们更早地寻求并进行听力损失干预。[1]

  听力不仅仅是能够听到声音,它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让人们可以与世界紧密相连。及早筛查并进行听力损失干预有助于人们保持社交联系、保持心理健康和身体安全。由于听力损失程度可能会随着时间不断加深,因此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解决方案来及早有效解决听力损失对于听损患者非常关键。

  认知不足是老年人不立即治疗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

  即使经医生确诊后,仍有三分之一的55岁及以上成人表示,他们不会寻求听力损失的治疗,除非听力损失严重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1]在目前未接受听力损失治疗的55岁及以上成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治疗费用太贵是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治疗的一个关键原因。[1]

  就中国的成人听力损失患者来说,可以从多种渠道享受到人工耳蜗干预相关的优惠政策。3月起各地相继执行国家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对广大听损患者尤其是成人患者无疑又是一个重磅利好,更多的听损患者将通过更少的费用享受到先进、高品质的人工耳蜗产品。

  科利耳作为中标企业之一,中选产品包括全新一代Nucleus™CI622纤薄进阶人工耳蜗植入体、Nucleus™7耳背式声音处理器和最 新在中国上市的Nucleus™Kanso™2一体式声音处理器。CI622厚度仅3.9毫米,电极*仅0.3毫米,且兼容1.5T和3.0T核磁检查。Nucleus™7和Kanso™2均搭载智能声音处理技术,无惧噪声环境干扰,并且可以蓝牙连接兼容的手机、平板等设备。Nucleus™7更加小巧、轻便,Kanso™2更加隐蔽、美观。

  除了国家集采,上海、江苏、广东、安徽、湖南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也已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这些政策大大加强了听损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有效干预的可及性。

  人工耳蜗是陪伴植入者终身的植入式听力设备,每位植入者都希望拥有更清晰、稳定、长久的聆听体验。在选择人工耳蜗时,建议听损患者从"品牌实力及技术领 先性"、"产品安全性"、"高品质服务可及性"三大维度进行考量。

  科利耳专注于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40年,拥有全球研发经验,是目前唯 一一家在中国建立生产研发基地的人工耳蜗国际企业。在为用户提供可靠性产品的同时,还提供全聆听旅程的专业服务,已帮助超过5万名中国听损人士回归有声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人工耳蜗相关信息,可微信小程序搜索"耳蜗通"或点击https://idurl.cn/fHurVF获取更多资讯。

  关于调查

  HealthyEars,HealthyYears调查由WakefieldResearch代表科利耳有限公司(CochlearLimited)进行,包括四个市场中4,100名25岁及以上成人(普通人群)的回复:澳大利亚(1,200)、日本(1,200)、中国(1,200)和新加坡(500)。在线定量研究于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2日期间进行,采用电子邮件邀请方式。数据已加权。任何样本的结果都会受到抽样变化的影响。就本研究中进行的访谈而言,如果对样本所代表的全球所有人进行访谈,调查结果与总样本相差不超过1.5个百分点,与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市场相差不超过2.8个百分点,与新加坡市场相差不超过4.4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为95/100。

  关于成人和儿童的听力损失

  •  目前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15亿人)存在听力损失。[8]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四分之一(25亿人)。[8]

  •  如今西太平洋地区有5.46亿人患有某种形式的听力损失,其中有儿童3800万。[9*]

  •  到2050年,西太平洋地区预计将成为听力损失人数最多的地区,约为7.6亿人。[9*]

  •  据估计,西太平洋地区因听力损失造成的总成本为3,283亿美元。

  •  如果儿童患有听力损失,尽早接受治疗会让他们有更多获益。包括奠定语言基础,使他们培养社交技能并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10-11]

  •  听还可以帮助听损儿童在年幼时为他们的大脑提供所需的刺激,帮助他们发展言语、语言和社交技能。[10]

  •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变得越来越普遍[8],在60岁以上的成人中,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经历过某种程度的听力下降。[8]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近90%。[1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西太平洋地区是指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新西兰等亚太地区的37个国家和地区。

  参考文献和免责声明

  请向医疗专业人士寻求有关治疗听力损失的专业建议。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医疗专业人士将就可能影响效果的因素向您提供建议。务必阅读使用说明。并非所有产品都在所有国家/地区提供。请联络您当地的科利耳代表,了解产品信息。

  1. Wakefield Research, Online Quantitative Consumer Research, ‘Healthy Ears, Healthy Years',2024 年 12 月。科利耳数据已存档。

  2. Fitzpatrick EM, Leblanc S. Explor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iscontinued hearing aid use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s. 放大趋势。2010, 14; (4): 199–210.

  3. Rumeau C, Frere J, Montaut-Verient B, Lion A, Gauchard G, Parietti-Winkler C. Quality of life and audiologic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ability to phone of cochlear implant user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5, 272: 3685–3692.

  4. Runge CL, Henion K, Tarima S, Beiter A, Zwolan TA.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Cochlear™ Nucleus® 5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and SmartSound™ 2 signal processing. J Am Acad Audiol. 2016, 27; (6): 425– 440.

  5. Kelsall D, Lupo J, Biever A. Longitudinal outcomes of 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bimodal hearing in a large group of adults: A multicenterclinical study. Am. J. Otolaryngol. 2021, 42 (1): 102773.

  6. Buchman CA, Herzog JA, McJunkin JL, Wick CC, Durkovic N, Firszt JB, Kallogjeri D. Assessment of Speech Understanding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in Adult Hearing Aid Users.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2020;146(10):916-924. Doi:10.1001/jamaoto.2020.1584.

  7. Boisvert I, Reis M, Au A, Cowan R, Dowell RC. Cochlear implantation outcomes in adults: A scoping review. PLOS ONE. 2020, 15 (5): e0232421. https://doi.org/10.137/journal.pone.0232421.

  8. World Report on Hearing.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许可:CC BY-NC-SA 3.0 IGO. ISBN:978-92-4-002048-1. 来源:https://w w 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0481

  9. Matthew C. Kiernan, Glenda M. Halliday, and Rebekah M. Ahmed. Risk factors for the neurodegenerative dementia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2024;50: 101051 Published Online. 2024 年 9 月 16 日。来源: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4.101051

  10. Ching TYC, Dillon H, Leigh G, Cupples L. Learning from the Longitudinal Outcome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LOCHI) study: summary of 5-yea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Int J Audiol. (2018 年 5 月);57(sup2). Effects of Hearing Loss on Development.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 [Internet]. 2013 [2013 年 7 月引用]。从 ASHA 获取。

  11. Geers AE and Nicholas JG. Enduring advantages of earlier cochlear implantation for spoken language development. J Speech Lang Hear Res.(2013 年 4 月);56(2)。Doi: 10.1044/1092-4388(2012/11-0347)

  12. Cruickshanks KJ, Wiley TL, Tweed TS, Klein BE, Klein R, Mares-Perlman JA, et al. Prevalence of hearing loss in older adults in Beaver Dam, Wisconsin. The Epidemiology of Hearing Loss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Internet]. 1998;148(9):879–86.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aje.a009713

  关于科利耳(澳洲证交所代码:COH)

  人们的需求一直是科利耳的灵感源泉。这一传承可追溯至Graeme Clark教授在目睹父亲饱受听力损失折磨后而研发出的世界第 一款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体。自1981年以来,科利耳已经为全球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各年龄段听损患者提供了超过75万台植入式听力设备,帮助他们实现聆听世界的夙愿。作为全球领 先的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专家,科利耳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植入者大家庭,帮助他们重返有声世界,抓住生活中的机遇。

  科利耳在全球拥有将约5,000名员工,我们满怀热情,致力于满足听力损失患者的需求。公司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未来的更多需求。截至目前,科利耳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已超过27亿澳元(约130亿元人民币)。科利耳致力于突破技术的界限,帮助更多人重获听力。

  回望过往30余载,科利耳为中国的听力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利耳不仅向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产品,也在听力师、外科医生以及其他听力健康专业人士的专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切实促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科利耳通过引入先进的临床评估、治疗方法和康复理念,为中国听力损失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致力于卓越创新的科利耳已帮助50,000余名中国听力损失人士重新聆听世界。(文章来源:互联网)

标签阅读:
健康
  • 糖尿病人减肥早餐怎么安排?吃什么好?

    糖尿病患者减肥早餐应包含高纤维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与适量蔬果。例如,可以选择一杯无糖豆浆(优质蛋白),搭配燕麦粥(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半个苹果或一些凉拌蔬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可使血糖平稳上升;无糖豆浆能提供蛋白质,增强饱腹感;水果和蔬菜则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且热量较低。这样的早餐既能满足身体上午的营养需求,又有助于控制血糖与体重,同时避免因饥饿引发的加餐,对糖尿病患者减肥有积极作用。 不懂得正确的饮食方案是糖尿病的关键,找专业的医生能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可以在控糖减肥路上事半功倍。

  • 减肥逆转糖尿病能维持多久

    要想延长减肥逆转糖尿病的维持时间,首先要设定合理的减肥目标并持续巩固减肥成果,避免体重回升。严格遵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适量力量训练。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并调整生活方式。同时,定期体检,筛查和管理其他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建议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2型糖尿病减肥后会恢复正常吗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通过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的摄取,控制每日总热量。同时,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减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即使减肥后血糖恢复正常,也不能放松警惕,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建议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2型糖尿病减肥后可以停药吗

    先不要自行停药,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还会考虑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因素。如果确定可以尝试停药,需遵循医生的方案,逐步减少药物剂量,同时加强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如每天多次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若在减药过程中发现血糖升高或波动较大,应立即恢复用药并再次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建议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200斤减肥后糖尿病会好吗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减肥计划,饮食上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同时,结合规律的运动锻炼,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增加力量训练。在减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若减肥后血糖恢复良好,也不能掉以轻心,需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发现血糖有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或干预措施。不懂得正确的饮食方案是糖尿病的关键,找专业的医生能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可以在控糖减肥路上事半功倍。

  • 糖尿病吃什么可以减少脂肪

    首先应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如各类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且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优质蛋白质也不可或缺,像鸡胸肉、鱼肉、虾、豆类等,它们在提供身体必需营养的同时,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再者,可适当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等,有助于调节血脂,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和脂肪过度合成。配合规律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增强脂肪消耗效果。 不懂得正确的饮食方案是糖尿病的关键,找专业的医生能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可以在控糖减肥路上事半功倍。

  • 糖尿病进餐顺序口诀

    有这样一个口诀:“蔬菜先行,蛋白随后,主食最后”。先吃蔬菜,比如凉拌黄瓜、清炒菠菜等,可占据一定的胃容量,且富含膳食纤维能降低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速度。接着吃蛋白质类食物,像瘦肉、鱼类、豆类等,它们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进一步增强饱腹感并稳定血糖。最后吃主食,如米饭、馒头等,并且尽量选择粗杂粮,其富含膳食纤维,能避免血糖急剧上升。按照这个顺序进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饮食量,帮助维持健康体重,对于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不懂得正确的饮食方案是糖尿病的关键,找专业的医生能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导,可以在控糖减肥路上事半功倍。

  • 2型糖尿病肚子大怎么减

    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取。例如,多吃西兰花、燕麦、鸡胸肉等。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控制每餐的分量和热量。其次,加强腹部针对性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同时配合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再者,控制血糖是关键,按照医嘱规律服药或使用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保持良好作息,减少熬夜,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因为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腹部脂肪堆积和血糖控制。通过综合措施,逐步减少腹部脂肪,改善糖尿病病情。建议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Q: 糖尿病人减肥药哪种好

    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相对合适的是奥利司他。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肠道脂肪酶,减少脂肪吸收来达到减肥目的。对于血糖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不过,使用奥利司他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它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油性斑点、胃肠排气增多等。而且,由于脂肪吸收减少,可能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在使用期间要适当补充维生素。但这也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在使用前还是要经过医生评估,确保患者的血糖相对稳定、肝肾功能正常,并且没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同时,减肥不能仅依赖药物,还需要结合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保证身体健康。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Q: 糖尿病人减肥药怎么吃

    如果是奥利司他这类减肥药,一般是随餐服用,因为它主要是抑制肠道脂肪酶来减少脂肪吸收。每次用餐时吃一粒就可以。但在服用期间,要密切关注大便情况,因为可能会出现脂肪泻等情况。同时,要保证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因为脂肪吸收减少可能会影响维生素A、D、E、K的摄取。如果是其他类型减肥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时定量服用。并且在服用减肥药期间,要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后血糖,还要关注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血糖出现异常波动,要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减肥药或者降糖药的使用。 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Q: 糖尿病病人要减肥吗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减肥。首先在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入,合理分配三餐。例如早餐可选择燕麦粥、鸡蛋、蔬菜;午餐以糙米饭、瘦肉、蔬菜搭配;晚餐类似午餐但适当减少主食量。运动上,可先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如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像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不错,也可适当结合力量训练,但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受伤。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减肥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不良情况,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血糖、体重等指标调整减肥方案。 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 Q: 胖糖尿病人怎样减肥

    首先,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一餐进食过多。其次,运动方面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可分多次进行。运动前要监测血糖,血糖过低时适当进食后再运动,运动中若有不适也要及时停止并监测血糖。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减肥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可能的副作用。定期监测血糖、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变化调整减肥方案,确保减肥过程安全且有效改善糖尿病病情。建议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

Q糖尿病人吃减肥药会引起胴酸中毒吗

吴豪杰主任医师

A

糖尿病患者绝对不可以自行服用减肥药。如果想要减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比如增加蔬菜摄入、控制主食量和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以及适当的运动,像散步、游泳等方式来减肥。并且要密切监测血糖、尿酮体等指标,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升高或者尿酮体阳性,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防止酮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详细]

Q适合糖尿病人减肥药有哪些

吴豪杰主任医师

A

一般来说,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减肥药。如果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后减肥效果差,且身体状况允许,可以在医生严格监控下考虑使用奥利司他。奥利司他可以抑制肠道脂肪酶,减少脂肪吸收,但它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而且对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有一定影响。使用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并且密切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不过,还是要把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作为减肥的基础,减肥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且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就医。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详细]

Q糖尿病减肥可以吃GLP-1减肥吗

吴豪杰主任医师

A

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肥胖,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可以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肠胃反应,如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不能单纯依赖药物减肥,仍然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和蛋白质摄入,并且坚持适量的运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减肥和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详细]

Q糖尿病人吃减肥药有用吗

吴豪杰主任医师

A

一般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自行使用减肥药来减肥。最安全有效的减肥方式依然是饮食控制和运动。在饮食上,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的摄取。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果患者在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后体重仍没有明显下降,可以在医生的全面评估下,包括对血糖、肝肾功能等的检查后,谨慎地考虑使用某些经过验证相对安全的减肥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和身体状况。 糖尿病人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减肥指导,可以在逆糖路上事半功倍。...[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